【解答在此!】數位漫畫的繪製方法和手繪的不同之處!

以分鏡→底稿→描線→完稿(黑底、貼網點、白色部分等)的步驟依序製作的狀況下,數位或手繪方式繪製的漫畫之間會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這一次將徹底比較兩者的不同之處。

 

 

 

繪製漫畫時的基本流程是:分鏡→底稿→描線→完稿(黑底、貼網點、白色部分等)。以步驟來說,不論是手繪或數位繪製都沒有任何差別。

 

要說是哪裡不同的話,想當然爾就是一個「在紙上畫」,另一個「在電腦上畫」。

這兩種方式最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差別呢?讓我們聚焦在製作漫畫時的幾個要點上來看看吧!

 

 

筆尖

說到漫畫家就會聯想起G筆和圓筆。腦袋裡會浮現作者沾著墨水卯起勁畫圖的樣子呢。大多數的漫畫繪圖軟體也配備了「G筆」、「圓筆」、「沾水筆」等工具。

 

G筆可以輕鬆地使用筆壓調整線條力道的強弱,適合繪製輪廓等偏粗的線條。

圓筆則因為原先就被設定得較細,適合放鬆力道繪製頭髮或瞳孔等比較細節上的部分(施加力道的話線條也會變粗)。

沾水筆(也稱作鋼筆)則可以勾勒出比G筆更柔和的線條。

 

雖然數位的筆刷工具可以藉由施力上的強弱呈現近似於手繪的觸感,但還是會因軟體不同而有所差異,可以先體驗試用版來確認看看。

 

數位漫畫的優點是不會因墨水而弄髒手和紙張,也不會因墨水未乾而讓手汗不小心暈開線條。在修正方面也很簡單,就算一時沒畫出想像中的線條,也能夠無限次進行嘗試。

 

 

 

網點

在手繪的情況下,網點若用完就必須補買,是筆不小的開支。
數位繪圖的話,只要買齊一次基本上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而且,若是手繪貼網的話,一開始必須要確認好角度,先貼上比較大塊的範圍,然後再用刮網刀刮下不需要的部分,並從上方按壓使網點與稿紙密合,是項挺花費時間的作業。另一方面,數位方式的貼網只要用選擇工具圈選好範圍,就能在一瞬間貼上網點。

數位的網點素材分為繪圖軟體原本附贈的網點以及在素材網站上購買的網點。當然也有人會使用Photoshop之類的影像編輯軟體來製作原創網點。

 

 

分割分格

在手繪方面是使用製圖筆這類「沒有強弱表現的筆」,與尺規並用來繪製分格。當然,若想要變更框線的寬度,就必須要準備好粗細不同的筆。

 

而數位方面,只要調整設定就能馬上改變粗細。實際上,分割分格的方法會因繪圖軟體而異,漫畫軟體會具有分割分格的工具(像Photoshop等不是漫畫專用的軟體時,則使用形狀工具來繪製方形當作分格)。

 

 

為了讓使用者更加輕鬆地分割分格,繪圖工具的分割分格功能會先設定好常用的分格組合,不過這樣會產生分格容易顯得單調乏味這樣的缺點。常繪製變形分格漫畫的人,可以在試用版確認看看分割分格工具的操作性。

 

若為數位漫畫的初學者,首先沿著基本的內框來試著分割分格,就能製作出漫畫的格式了吧。

 

 

集中線(效果線)

集中線可以引導讀者的視線讓場面更加澎湃。漫畫專用的繪圖軟體可以自由地改變集中線的粗細和大小。而且也另有販售各式素材網點,可以選購喜歡的顏色和效果網點來提升自己的作業效率。

 

 

雖然手繪只要記住要領就可以畫出喜歡的集中線,但可能會發生因不小心碰到墨水而暈開的情況,這點在前面的用筆中也有提到。而且,若集中線的中心點偏移,在手繪的情況下是難以修正的;這時數位漫畫的集中線工具就顯得特別方便。

 

 

數位漫畫的注意事項

省下用橡皮擦來擦拭底稿的工夫,只要結束描線的作業,就能進入塗黑底和貼網點的作業,這兩者都只要在選擇範圍後填入黑色即可。單純地考慮效率的話,數位繪圖明顯地讓作業速度變快了。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繪製漫畫的人會說「已經無法回去手繪了」的原因吧。

 

但是,在這裡不得不小心的是「勤奮存檔」這一點。明明手感很好畫圖很順,卻在突然之間停住,或是突然總電源跳電(!)引起停電,造成自己白費工夫的下場是絕對要避免的。

 

 

另外,在數位繪圖之前,還有著要確認解析度設定、畫布大小設定、保存格式的工作。

若要製作同人誌或是投稿漫畫比賽這種要給他人閱讀的作品時,記得要向印刷廠跟編輯部確認對方受理什麼樣的原稿,確認好尺寸和保存格式再來著手繪製吧!

 

 

結論

製作漫畫不論是手繪或是數位都具有各自的優點。在職業漫畫家中,也有人用手繪的方式畫到描完線稿,接著再靠數位工具進行完稿;這種完善地利用手繪和數位的人不在少數。

 

使用哪種方式比較好因人而異。

實際從分鏡開始畫畫看,選擇自己用的順手、可以畫出想畫的圖的那一邊即可。

 

 

(策畫:Nyle株式會社)
(撰寫:WAKAKO ISHIDA)
(插畫:SAKA)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 LINE
  • URL Copy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 LINE
  • URL Copy